發改委報告:我國城鎮化率去年已達56.1%
新型城鎮化建設是我國近年來推進的一項重要民生項目。昨日,由國家發改委編寫的《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5》在北京發布。報告顯示,去年我國城鎮化率已達56.1%,標志著我國繼續保持城鎮化的快速發展。
據昨日發布的《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5》顯示,我國城鎮化率平均每年提高約1個百分點,在去年則達到了56.1%。1978-2014年,我國城鎮常住人口增加了5.8億人,城市數量增加了460個,城市建成區面積也從1981年的0.7萬平方公里增加到2015年的4.9萬平方公里。
據國家統計局統計,我國2014年城鎮化率達到54.8%,去年則在此基礎上提高了1.3%,標志著我國城鎮化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。“我國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將成為今后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動力所在,也將成為21世紀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大引擎”,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曾公開表示。他認為,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勢必會帶動消費,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最大潛力。
但在城鎮化保持較高速發展的情況下,也有一些隱憂需要重視。昨日,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司長徐林坦言,發改委在調查中發現,這些年愿意前往小城鎮工作的農民工不到10%,大部分人都愿意去大城市打拼,“目前我國中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間還存在較大差距,中小城市尤其是小城鎮的發展機會少,很難吸引優秀人才”。
對此,徐林表示,未來,政府將通過公共資源的配置來盡力改變這一差距,“特別是要改變在教育、醫療等方面的差距,來使中小城市的宜居程度更好,更有吸引力”。徐林希望能通過政府的政策和公共資源配置的引導,來逐漸彌補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間的差距。
目前,我國已選擇了兩個省和135個城市(鎮)開展新型城鎮化的綜合試點,并對其進行全面調研,“未來還要進一步深化推進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”。